搜索
健康教育位置:健康教育>家长课堂

如何从孕期开始预防多动症?

发布时间:2024.10.21 | 浏览:2394 次 | 王艳娟 | 字体: 

注意力不集中 做事拖拉 多动

也许不是态度、懒惰、逃避

而是生病了

10月是国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以下简称ADHD)意识月

ADHD在我国的患病率为6.4%,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之一,对患者产生深远而长期的影响,包括行为、学业、人际关系、情绪、社会适应等多方面。

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密切相关。因此,提高公众对ADHD的科学认识,全面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,降低或减轻ADHD的发生,需早期采取进行哪些方面的可控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。

母孕期需注意

1. 母孕期忌吸烟、饮酒:尼古丁和酒精可造成儿童大脑相关脑区发育异常。

2.母孕期服用丙戊酸:50%患ADHD风险。

3.母孕期缺乏维生素D:孩子患ADHD的可能性增加约50%有关。

4.早产、低出生体重:尤其极低出生体重(出生体重小于1.5kg)婴儿患ADHD比率增加3倍。

5.母孕期高血压:孩子患ADHD的几率增加约25%有关。

6.母亲肥胖:严重肥胖母亲的孩子,患ADHD风险增加一倍。

7.母孕期甲亢或甲低:也可轻微增加子代ADHD风险。

儿童生活方式需注意

1.铅中毒:与患ADHD的几率增高4倍。

2.食用人工色素:与儿童多动的小幅增加有关。

3.一氧化氮:暴露于一氧化氮的儿童患ADHD的几率要高出25%。

4.DHA:ADHD患儿整体血液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3水平略低。

“背锅”因素

糖的摄入,至今并没有证据表明儿童青少年的ADHD与糖摄入之间存在关联。但从整体健康来讲,不建议儿童过量摄入糖类食物。

本文内容参考ADHD国际共识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如需咨询多动症相关问题,请至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发育行为科门诊(2D区)。

返回
顶部